那日宝钗听闻自家哥哥成亲,特特一大早乘了车子来到薛家宅子外,远远看见那夏家小姐大张旗鼓嫁进薛家,一帮子薛家人面露喜色,盼着新奶奶进门,代替薛姨妈管家,让他们过几天舒适顺心的日子。

那日宝钗在车子里直直坐到将近天黑,眼看薛家门口行人渐少,恐再等下去,被薛家人察觉,薛姨妈在大喜日子大发雷霆,才吩咐道:“走罢。”

张嬷嬷和茜雪这才上得车子来服侍。张嬷嬷见宝钗双眼泛红,只当她为不能光明正大参与薛蟠新婚之礼而伤感,劝慰道:“姑娘也莫要太过难过。太太是一时在气头上,常言道母女没有隔夜的仇,日子久了,到底会念着姑娘的好。到时候重新回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大爷过去固然混些,但既然已经娶亲了,就是大人了,有媳妇管束着,只怕渐渐也就成器了。过几年三年抱俩,俱是姑娘的侄儿。还有什么发愁的?”

一宝钗原本泪已经止住了,张嬷嬷的话原本是安抚劝慰的善意之言,然听在宝钗耳中,却分外难过,泪水止不住落下来。

张嬷嬷大为诧异,忙与茜雪手忙脚乱的与宝钗拭泪,好半天才好了些。

宝钗前世里的经历见闻,是张嬷嬷无从知晓的。

前世里薛姨妈盼望的吃绝户财的情景根本没有发生,夏金桂纵然带来许多嫁妆来,但大红箱子俱上了锁,每日里看得死死的,自己反倒糟蹋薛家的东西,气得薛姨妈每日里后悔娶进了个扫把星。

这也就罢了,夏金桂深谙宅斗之道,仗着薛姨妈软弱兼糊涂,薛蟠一味胡闹不论思路,宝钗是未嫁小姐注重名声不好和嫂子太过争锋相对,故而薛家惟夏金桂一家独大,驱策众人,众仆妇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其后宝钗嫁入贾家,薛蟠因些杂事吃了官司,薛家被夏金桂搞得乌烟瘴气。薛家之败,根源是“君子之泽,三世而竭,”在于薛家教子无方,宝钗之兄薛蟠太不争气,但确乎因为娶进了夏金桂,薛家连粉饰太平尚不可得,加速走向倾颓。

故而宝钗在被逼净身出户前,曾试图竭力阻止薛蟠和夏金桂的婚事。奈何彼时薛姨妈正打着如意算盘想把她嫁到忠顺王爷府上当妾,一心卖女儿间,哪里听得尽她的金玉良言?待到宝钗净身被逐,薛姨妈方用从宝钗那里剥夺的嫁妆,又添添减减,打造成给夏金桂下聘的聘礼,终成此事。

宝钗这日整日坐在车中,听喜庆鼓乐声不断,却如同听到了薛家大厦将倾的哀乐一般。她这辈子痛定思痛,步步为营,甚至抛弃了她上辈子恪守的名声妇德,但仍旧难以力挽狂澜。

“不日我将嫁入冯家。”宝钗好容易平复了情绪,吩咐道,“薛家的消息,还请张嬷嬷帮我留意些。若有什么大事,千万要知会我一声。”

她前世不信神佛,但她自己既然有这番奇遇,也不由得不信了。此时百般努力皆付诸流水,只得心存侥幸,抱了万一的指望,希望苍天保佑,薛家不至于像从前那么凄惨。

张嬷嬷不解宝钗用意,但既然是宝钗吩咐下来的,还是应了。

主仆三人方坐在车子里回到住处,正好看见姚静正向两个女子大声说话:“简直是岂有此理!你们虽是尤老娘再嫁之前带来的拖油瓶,但好歹也算她名义上的姐妹,她怎能如此带你们?”

宝钗听得一个“尤”字,心思微动,走上去看时,却见那两名女子正是宁国府贾珍之妻尤氏的妹子尤二姐和尤三姐。尤氏父亲当年,在尤氏的生身母亲原配妻子过世后,娶了带着两个女儿改嫁的尤老娘为妻。这两个女儿便是尤二姐和尤三姐。

姚静对于尤二姐的印象不算深,大概只知道贾琏贪慕尤二姐美色,偷娶尤二姐,尤三姐痴恋柳湘琏,结果被误会以死明志,以及尤二姐被王熙凤活活逼死的事情。

此时不期然被尤二姐颖唤憬阌仁现鸪觯因见姚先生是个爽利的仗义人,况且又十分有能力,颇得圣眷,故而前来投奔,请求收留。

姚静听得尤二姐尤三姐诉说原委,义愤填膺,先不说是否收留二尤,先说要去宁国府帮二尤讨回公道。二尤深知尤氏手段,哪里敢应承,正斟酌着该如何措辞婉拒间,突然看见宝钗从外面回来了。宝钗手段之高明。眼光之精准,心思之灵透,二尤在宁国府中早有耳闻。此时难免尴尬异常,面色如土。

幸好姚静已非昨日可比,对宝钗的才**颇为信服,此时见宝钗和二尤相见的光景,便知道此中有内情。于是先令二尤在旁边厢房休息,自己入内连带孙穆一起同宝钗商议。

将事情前因后果一说,宝钗尚未开口,孙穆却早皱起眉头:“此事没得透着诡异。那尤氏既是宁国府的当家主母,她家道中落尚有手腕将整个宁国府治得妥帖,就连宁国府大老爷那般的,也要敬畏她三分,如何会自爆其丑,做出让外面人说嘴的事情。这里面必定有些咱们不知道的原委。”

宝钗点头道:“师父所言不差,这里头有个缘故。”她身边小红茜雪等原是贾府的旧人,世仆经营多年,消息灵透得很,有什么不知道的?更何况宁国府里贾珍小姨子一个跟姐夫有染,被姐姐当场捉奸,一个春情萌动,竟然要跟不知道哪里的野男人私奔。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等轰动之事,早被贾府里那起子喜欢诽谤主人的下人们添油加醋,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也就孙穆姚静二人因皆是女流,怕被人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3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