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我听见你的声音网配 > _分节阅读_8
个很轻松的任务。

张祁阳一道无聊就想胡思乱想,于是他拿出手机,打开唐错宋玉的一首歌,塞了耳塞听歌。播放的正好是一首引歌出征的歌曲。

张祁阳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很适合《掌灯河畔》里少年洛阳即将踏上征程和父老乡亲告别的画面。《掌灯河畔》这本小说对这一章的描写其实很少,那时候张祁阳总觉得作者好像有什么要说的话但是最终没有说出来。于是他开始细细地回忆这一章的前后细节。

洛阳自从拜了老乞丐为师,平时里的时间都用来向老乞丐学习他认为的功夫了,当然,这是偷偷的学,不敢让家人知道。

而他的零花钱也就贡献给老乞丐了,这老乞丐别的不喜欢,就爱喝城南关家酒肆的粗制黄酒,每次洛阳都是买了一小壶黄酒去城外的树林里找老乞丐。

其实老乞丐也只是指点了洛阳几招三脚猫的功夫,但是洛阳却很佩服他,一开始他让洛阳学习扎马步。洛阳那时候的心特别大,小小少年,但却对这种枯燥的动作硬是坚持可下来。

老乞丐很容易就喝醉了,所以,一见到洛阳,就去要洛阳手上提着的酒,一口气把酒灌下去,老乞丐等一会儿就醉了,醉了他就喜欢靠着大树,对着张祁阳唠唠叨叨。

老乞丐其实是刚从京城流浪到东和镇的,可以说,他的以前每天混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见多识广。

每次醉了,他就爱和洛阳唠叨他在京城的见闻,洛阳跟着他,功夫没学到多少,但是却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了很多外面的事情。

他很喜欢听老乞丐唠叨外面的事情,各种大户人家的八卦,有时候老乞丐说得比县上客栈的说书先生说得好精彩,因为说书先生讲来讲去就那几件事情,洛阳都听腻了,没有老乞丐说的那么新奇有趣。

每次老乞丐说个没完,洛阳就在一旁扎马步,一次次坚持下来,洛阳扎马步的功力也就这样一天天锻炼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洛阳知道了不少的皇家大事。

在老乞丐死后,他留下了一个信物给洛阳,那个信物在最后才被人认出是当时老丞相的贴身信物。

在年纪轻轻的洛阳看来,外面的世界很是缤纷多彩,也由心里存了一份对小镇外面世界的向往。

洛阳拜的这个师傅,在他的唠唠叨叨中,也让洛阳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洛阳是年少气盛的,顽皮的,也是聪慧的。

后来洛阳遇见一个气度不凡的过路人,这个过路人把自己带来的书中的几本给了洛阳,觉得这个少年是个可造之才。那时候洛阳刚刚认字,自己就慢慢的钻研那几本书。

后来他才知道,那些书上讲的东西,是兵法。

☆、章9

可是这种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洛阳拜师两年后,外国开始进攻张祁阳所在的国家——玄国。原本,东和镇地处玄国的东南,而攻击他们的灵越国则是位于北方,这本来对小镇居民的影响也不大,可是王城的守卫者无能,让灵越国的军队一路杀到了京城,不仅如此,这时各地的起义不断,就连东南,也出现了起义军。

这时出  现了一件事,让洛阳开始真正成长。老乞丐虽说是一个乞丐,但是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屡考功名不顺的秀才,后来家道中落,他一路流浪来到东和镇,碰到了小洛阳,便也就停留在这里了。

老乞丐是识得写字的,在洛阳得到了过路人的赠书之后,老乞丐还同洛阳讲解过一段书中的内容。讲着讲着,他就开始谈到他以前接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告诉洛阳一些兵法方面的知识。

少年洛阳也听得津津有味,越发对外面的世界向往起来。可是,在洛阳一度以为自己过两年就可以出去闯荡的时候,老乞丐却死了。

因为东南一带有起义军起义,所以局势便开始混乱起来。那天,洛阳买了一瓶黄酒去找老乞丐,却发现他已经断气多时,是起义军对他又踢又打,造成了老乞丐的去世。

他想寻仇,可是起义军已经走了。

那时候的洛阳,已经懵懵懂懂的知道了人一旦去世,就再也见不到了。他很生气,也很伤心。强忍着悲痛,去向父母讨了些银两,可是他的父亲,所谓的小镇上的财主却万分小气,不肯给他一分一毫。

可是人还是得安葬,可是洛阳的零花钱再每次给老乞丐买酒时已经花得所甚无几了。

洛阳没办法,只是正房的贴身丫鬟找上他,说只要他以后不再回家,他就可以得到二十两银子。

在平时,洛阳是不屑这种行为的,想也知道是谁千方百计地想把他排挤出洛家。但是他不得不妥协。

那时候的他,在接过银两的那一刻,就暗自发誓一定会衣锦还乡,让这家人看看,他洛阳也不是一无是处。

一个小小的少年,亲手安葬了自己最敬佩的那个人。

洛阳在老乞丐的坟前坐了一夜,这是他第一次喝酒,他把自己带来看老乞丐的那瓶黄酒喝一口倒一口在地上,像是他和老乞丐对饮。他几乎一句话也没说。天将大亮的时候,他才低声说了一句:

你说好的陪我去看王城呢。

说完,泪流如注。

谁也不知道这个少年承载了多大的悲痛,他一直将老乞丐看成自己的爷爷,虽然会不尊敬的叫他老头,可是两年多来的陪伴,让他意识到这个世上的温暖。

只是在一夜之间,他便成长了起来。

他想:我会带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8--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