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的老赵家。可尽管如此,这样的新房子在姜家滩也是拔了头筹的,甚至盖过了家境颇为殷实的里正姜武家。
其实关于房子,当初大家讨论出来的预算是铺子四十两,两间房子各二十两,当时赵三娘也是极力赞成的。只是回了趟老赵家,激起了她的攀比之心,她发狠要盖间比老赵家还要好的房子。于是赵四娘开始大改特改设计图,大到一间房,小到一鸡圈,力争样样都要超过老赵家。
“娘,咱们不蒸馒头争口气,要么不盖,要盖就要盖好!”赵三娘斩钉截铁地说道。
接着赵三娘指着设计图要求所有围墙加高一尺,整个院子放宽一丈。
难得并不太团结的两姐妹,竟然在这件事儿上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一旁的赵三郎实在看不下去了,提醒道:“按照你们俩的整法,这房子少说得要花上一百五十两才够!咱们哪来那么多钱呀?我看差不多就行了,你们就不要胡闹了。”
“三郎,这是一个男子汉该说出来的话吗?咱家现在是没有这么多钱,那你这个未来的一家之主就得努力去赚呀!而不是在这儿说这种没志气的话!”赵三娘教训弟弟道。
“大哥,一百两五十银子是没有,可打地基砌围墙的银子还是有的。对了,这回卖粉丝铺子里也进账不少,咱们可以先把两间东厢房盖起来,剩下的等以后赚了钱再盖。我相信,只要咱们肯吃苦,总有一天能把房子给盖好的!”赵四娘鼓励家人道。
其他人面面相觑,心道:偌大的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两间房,这样盖房子真的好吗?
只不过看到赵四娘姐妹俩一副打了鸡血的样子,大伙儿都能猜到她们的心结之所在,也就不再干涉,任凭她俩瞎折腾了。
正文第六十八章新店筹备
两天之后,苏记商行取走了两千斤粉丝,如约支付了剩下的款项。就在同一天,收了铺子后赵永忠和赵四娘照例去镇上进行采购,其余人却没有像平常一样往家里赶,而是去了不远处的新铺子做大扫除,因为明天就是新铺子开张的吉日。
最初赵四娘打算把新铺子盖成前店后家的形式,但经过再三考虑,她最终决定把铺子和住宅分离开来,将铺子设计成了现在的样子。
铺子和它门前的那段官道一样是东西走向,两者之间保持着两丈宽的距离,铺了一水儿青砖地面。整条青砖路颇长,略微超过铺子主体的总长度,路的东西两侧尽头分别盖了安置牲口的马厩和存放货物的简易仓库,方便行商的客人临时停靠。
铺子用一水青砖砌成,上面盖着青黛色的瓦片。铺子四周的屋檐下都是六尺见宽的走廊。支撑走廊的柱子和柱子之间有两尺高的栏杆,栏杆的上端铺着一尺见宽的木板,可供人当做长椅歇脚。
进了铺子的正门,可以看到偌大的铺子被一堵墙分成两部分。
东半部分占了整个铺子的三分之二。其中正门东侧的那块地方放着一个长长的木制柜台,柜台的后方摆着一人高的百宝架。百宝架的正上方悬挂着三行木制水牌,将用来显示当日出售的菜品。柜台正前方的不远处平行摆放了两排长长的桌子,两排之间约莫有四尺宽的空挡。走近细看,可以发现每排桌子都是由四张长桌拼成的,所不同的是一排是正常的桌子,另一排每张桌子上都有三个直径一尺的圆孔,圆孔下面都摆着一只小炉子。这两排桌子将会用来摆放不同类型的菜品。
除此之外,东半部分还摆了十六套桌椅,用来供客人就餐。得益于铺子开了好几扇窗子,大部分餐位能够清楚地观察到马厩和仓库的动态,使行商的客人能够更加安心地用餐。
西半部分被从中间一分为二,成为两间独立的屋子,中间设有一道连通门。西南角屋子的东墙上有距离极近的三个并排长方形窗口,通过这几个窗口可以购买干粮、酱菜和豆制品之类可以打包带走的吃食。除此之外,为了给不想进店就餐的客人提供便利,还将这间屋子南墙上原有的窗子改造为外卖窗口,从而使这类客人可以不用进店,站在正门西侧的走廊上就可以直接进行购买。
西北角的屋子是后厨,和西南角的屋子一样东墙上也开了三个窗口,这几个窗口为菜品的出品提供便利。和其他窗口稍有区别的是这些窗口上都遮着半块蓝花碎布,除了增加铺子的美观度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客人不能看清后厨里的具体操作。后厨里面最醒目的就是安着四口大锅的大灶。大灶的侧面是青砖砌成的料理台,台面上盖着平滑厚实的木板。l型的料理台其中一部分就正对着那三个窗口,而料理台下面留有很大的空间,用木板隔成两层后,里面可以存放许多常用的厨房用品。大灶的不远处分别砌着特制的烤箱、挂炉和烧饼炉,而距离大灶最远的地方则放着一个木制碗橱和两排木头架子。这些木头架子是专门用来放置各类食材的,它们旁边还放着两个水缸。为了方便搬运食材和用水,后厨里除了前门外,还开了一扇后门直通后院。
铺子的后院由一堵一丈高的砖墙围成,院子里的地面没有再烧钱地铺上青砖,而是把原来的泥地夯实了。西侧的墙体上开了一道门,平常就是通过这道门往铺子里面运送东西。后院里不但盖了三间小屋,还有建有鸡圈和牛棚。另外还添置了一只石磨,为了保证雨天也能正常使用,在石磨的上方还搭了一个草棚。此外为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