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校园耽美 > 庶子夺唐 > 第八十七章 漕运

自古以来,经商以至巨富之人甚多,但真正能守得住家业,泽绵后世的却寥寥无几。原因无非有二:一为子孙后辈奢靡,不守家业,二为时人皆不重商,为人所轻。

普天之下,真正能守得住几世富贵,甚至绵延千载的只有那些世家门阀。

周鼎方家资巨富,偌大的淮南也少有人能与之比,但纵是如此,淮南周家也只能算的是地方豪强,与广陵陈氏那样的世家名门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问及淮南百姓,孰为他们眼中的淮南第一名门,恐怕八成百姓脱出而出的会是广陵陈氏,而绝不会出现周家这样的答案。

原因无他,广陵陈氏在淮南已传承百年,深入人心,而在广陵陈氏面前,周家甚至连个后期之秀都算不上。

真正地世家门阀的清贵都是千年在底蕴积淀而来,绝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几世,甚至几十世的点滴累计,而商户出身的周家甚至还没有真正地开始。

当然,商户出身,而后为世人所重者也并非无迹可寻,眼下的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彟便是周鼎方最好的榜样,摆在眼前的例子,只是要走到武士彟这一步,却需要天大的恩遇,而李恪的出现,李恪对周鼎方所言,恰恰给了周鼎方机会

李恪要盐行,但他要的不是一个人人自危,使不上力的盐行,李恪需要有一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盐行为他所用的人,而周鼎方自然便是最佳人选。

李恪需要周鼎方,而周鼎方起身子,闻言,忙道:“殿下放心,门下以往虽是商户,但也知一货不售二主的道理,在草民眼中,只有殿下一个主上。”

——————————

“殿下,区区一个周鼎方,纵是东南盐行的大主事,又如何值当殿下如此费力。”盐行之事已定,王玄策跟着刚出盐城,王玄策便对李恪问道。

李恪不以武夺盐行,是未免落人口舌,不利声望;李恪制盐,是为提高盐产,造福百姓,可时人轻商而重士,王玄策也是如此,今日李恪如此礼遇周鼎方,却是王玄策没有想到的

王玄策虽是李恪心腹,但也不是李恪腹中的蛔虫,李恪的心思他又怎能尽知。

周鼎方风评不佳,更是唯利是图之人,王玄策以士自居,自不待见这等行商尚且不端的恶商,但李恪用人却自有他的道理。

如今已经贞观七年,诸位稍稍年长些的皇子渐已长成,长安的皇位之争也渐渐由水下浮出水面,朝堂之上的平静不会延续太久,换而言之,能有留给李恪这样平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恪南下之时,岑文本便曾对亲自来王府叮嘱过李恪。太子李承乾得陇右世家之助,势在关陇,李泰主政洛阳,得山东世家之助,势在中原,李恪若要与他二人相争,李恪唯一的选择便是结南抗北,倾江南、淮南之力,才可相较。

而东南盐行在淮南、江南各州县均有营生,与地方官府门阀勾连甚广,李恪若能全然得之,助益极大,故而李恪要的是一个平稳过度的东南盐行,而不是闹地鸡飞蛋打。如此一来,德行有缺的周鼎方便显得颇有几分价值了。只不过这些话,李恪却不愿去跟王玄策挑明了说。

李恪只是对王玄策道:“玄策岂不闻千金买马骨之言,周鼎方一介商户,本王尚能重之,况乎旁人,对本王而言,盐行生意只是其一,本王要在东南撒下的网,绝不止这一处。”

李恪为楚王,封地亦在扬州,此处自是李恪根基所在,李恪之言倒也在理。

王玄策闻言,听得李恪似乎竟有布局东南之意,于是想了想,对李恪道:“殿下既欲筹划东南,怎的忘了一事。”

李恪不解地问道:“何事?”

王玄策道:“殿下治水淮南,非但保住了淮南百姓的性命,更稳住淮水、运河,保住了淮南漕帮的买卖,漕帮诸位掌事早有意当面谢于殿下,殿下何妨一见。”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漕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