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校园耽美 > 猛卒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飞地

河西军浩浩荡荡的船队抵达了延福县,家主公孙亮已事先得到消息,赶到了延福县。

才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从各个渠道又搞到了两千桶火油,派人赶去河西送信,不过他心中有点困惑,为什么张谙的来信提到要见一见他的女婿。

公孙亮有两个女婿,大女婿是绥州刺史,二女婿是延州豪门刘家的嫡长子,公孙亮当然明白,张谙要见的一定是自己的大女婿崔度。

码头上,公孙亮远远看见了浩浩荡荡的船只,他觉得有点奇怪,船只吃水都很深,里面显然满载着货物,既然是来运火油,还满载这么多货物做什么?

这时,头船缓缓靠岸,张谙从船上走下来,公孙亮笑着迎了上来,“张参军,几个月不见,别来无恙?”

张谙微微笑道:“公孙家主真是信人也!”

公孙亮指指高处的一座观水亭道:“我准备了几杯水酒,请张参军喝一杯。”

“那就多谢了!”

张谙也没有推迟,跟着他走上了亭子,亭子的位子很高,站在亭子可以前面黄河全境,对岸情形清晰可见,前方还隐隐能看见清水河入黄的河口。

亭子里已摆下酒菜,站着两名侍女和一名温酒童子,两人坐下,侍女上前给他们斟满酒。

公孙亮举起酒杯笑道:“来!为张使君接风,饮了此杯!”

“干!”

两人酒杯一碰,一饮而尽,又吃了几筷菜,公孙亮这才放下筷子道:“我心中很疑惑,张参军在信中要见我女婿,是什么缘故?”

张谙看了一眼旁边的侍女和童子,公孙亮连忙摆摆手,“你们都下去!”

三人行一礼退下去了,张谙这才缓缓道:“其实我不是我想见你女婿,而是我们使君想见他。”

“啊!郭使君要见我女婿?”公孙亮又惊又喜道。

“公孙家主不会告诉我,你女婿对朱泚忠心耿耿吧!”

“当然不会,朱泚就是叛贼,有人为了富贵效忠他,但我女婿不会,他出身清河名门,他的家族一向支持正统,我女婿只是丢不下绥州百姓,才忍辱留任至今。”

“如果郭使君招揽他,他可愿意?”

“这个我不敢保证,不过郭使君如果和朱泚作战,他肯定支持郭使君。”

张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公孙亮,“这是郭使君的亲笔信,家主可以看一看,然后转给崔刺史。”

公孙亮接过信道:“我让兄弟安排上货,我这就去找女婿。”

“延福县县令如何?”

公孙亮有些不好意思道:“张参军不用担心,延福县令叫做公孙拓,是我次子,不瞒张参军说,这个县令还是我花了几千贯钱从长安买到的。”

张谙呵呵一笑,“那就最好不过了。”

..........

绥州的州治是上县,位于延福县以西,相距约六十里,当天晚上,公孙亮便赶到了上县,直接来到刺史官衙,刺史官衙的后宅便是刺史府。

听说岳父大人到来,刺史崔度和娘子一起出门迎接。

“爹爹,过来怎么不事先说一声?”女儿公孙氏有些不解地问道。

公孙亮眼睛一瞪道:“我有重要事情找你夫君,你去烧茶,其他就别管了。”

崔度连忙摆手道:“岳父大人请随小婿去书房!”

崔度年约三十余岁,身材中等,长得温文尔雅,他出身清河崔氏旁支,家境不太好,恢复科举后,他考中了第一届进士,出任延州肤施县主簿,就是那时他娶了公孙亮的女儿为妻,有了公孙家族的财力支持,崔度一路升官,三年前出任绥州刺史。

翁婿二人在书房坐下,公孙亮问道:“贤婿对郭宋了解多少?”

“河西节度使郭宋?”

公孙亮点点头,崔度不知道岳父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他沉吟一下,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郭宋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恢复北庭和安西,剿灭沙陀和葛逻禄,这一点我很支持,虽然他名义上效忠朝廷,但实际上已成为藩镇,其实也无可非议,都这么回事,不过有一点我不太赞成,他杀人太狠,党项男子几乎被他杀绝了,不少无辜者也被诛杀,太残酷了一点。”

“如果他和朱泚开战,你支持谁?”

“这个.....其实我都不支持,不过无可选择的话,我还是偏向郭宋一点,毕竟他对汉人百姓还是很好,尤其六十几万流民被他安置得妥妥帖帖,就凭这一点,我还是愿意支持他。”

公孙亮沉吟一下道:“有件事我没有告诉贤婿,其实几个月前,公孙家族已经完全投靠了郭宋,我还收到了郭宋的亲笔信,他承诺将来推荐我的肤施县公。”

崔度愣住了,岳父家族投靠了郭宋,自己竟然一无所知。

崔度半晌苦笑一声道:“如果岳父投靠了郭宋,小婿似乎就没有选择了,不过郭宋和朱泚签署了三年内互不侵犯的契约,我也无法公开宣布绥州归属河西吧!”

“这就是我来找你的缘故,你先看看这封信,是郭宋写给你的亲笔信。”

公孙亮从怀中取出信递给女婿,崔度吓了一跳,连忙接过信细看。

这时,妻子公孙氏给父亲和丈夫送来茶,她也听到一点点父亲和丈夫的谈话,她小声道:“夫君,绥州百姓都很感恩郭宋,当年出现蝗灾,绥州很多百姓都逃去丰州,得到郭宋很好的安置,后来他们陆续回乡,一直对郭宋念念不忘。”

崔度看完了信,点点头道:“娘子说得很对,我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飞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