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校园耽美 > 汉明 >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

”投的月票。

那么,此时与朱莲壁求同存异的最好方式,就是从北伐大业入手。

不管怎么说,朱氏对于北伐的意志是可以肯定的。

吴争索要靖江至当涂段之河运的管辖权,目的也正如他所说,是为了应对清廷对资源的限制,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吴争并未吐露……那就是,真到有那么一天,吴争水师可以直抵龙湾、江宁。

也就是说,此时的吴争,已经露出獠牙,开始布局北伐胜利之后了。

不过,吴争虽然没说透彻,可朱莲壁同样不是傻子。

朱莲壁之所以想都不想地一口应承下来,无非是自觉力不如人。

有道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

朱莲壁明知授人以柄,却又生怕激怒吴争,再来一出废立大戏,与其啥也得不着,不如断臂求存。

从这一方面来讲,朝臣们称颂也不虚枉,朱莲壁确实有些能耐。

……。

建新元年三月。

华夏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子官署在太平府设立,并在州府设立分支。

它的全称是“妇女互救联合巡检署”,简称“妇女巡检署”。

顾名思义,它的职权,也仅限于“巡”、“检”二字,且执法对象同样仅限于女性。

但巡检署的设立,极大地缓解了江南织女因社会地位的上升而与男权引发的矛盾,扭转了“自梳女”大量产生的现状,保证了江南新增人口的持续,更使得百万计的织女,视吴争为她们的救星,成为吴争坚定地拥趸,当然这是后话了。

巡检署首任令正,为夏淑吉,副令正为夏惠吉。

刘元及其六百余部属,被安排进总署及各府分署,成为了巡检署辖下团练。

这个安排,在此时看来有些古怪,但数年之后,它所产生的作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

回到杭州府的吴争,下了三道大将军令。

第一道令,令厉如海率金华卫立即从闽地撤回。第二道令,照会清廷,在闽粤两地大西军与清军的交战中,北伐军保持中立。第三道令,于靖江、大胜关设置内河港口,部置水师分队,开始巡航。

前两道令,看似不着痕迹,可产生的后果就如同陨石入海,激起滔天巨浪。

在李定国二撅名王之后,粤地清军处境已经岌岌可危,如果不是金华卫助闽地清军“协防”,使得闽地清军可以分兵援助粤地清军,此时粤地恐怕已经被大西军扫荡干净。

而此时金华卫突然撤退,使得乔装成大西军的高一功所部,迅速从汀州东攻延平府。

心照不宣的李定国,立即派马进忠、冯双礼率一万二千人,北攻漳州。

如此一来,仅十余天时间,闽地清军彻底陷入被两面围攻的窘况,只能向东面沿海退却,近六万大军收缩在福州、福宁、兴化三府之地苟延残喘。

此时,得到消息的清廷,惊惶之余,一面派使团南下再与吴争交涉,一面调出新建才一年多的水师从大沽口南下,意图救援福建。

……。

吴争在得到密报之后,聚集大将军府文武商议应对之策。

“清使团的来意不言而喻,老朽以为,王爷还是不与之纠缠为好。”莫执念持和平态度,但他更倾向于搁置,也就是说,不媾和、不交战,搁置为佳。

张国维道:“与清使团的到来相比,清廷水师南下更须警惕……听闻清水师有主力舰船十六艘,战舰上百,虽说比起我三大水师来相差甚远,可实力一样不可小觑。”

熊汝霖皱眉道:“问题是,如今两朝处于停战时期,以何名义阻拦?一旦阻拦,在海州蒋全义的泰州卫首先会被清军进攻,如此一来,双方必再次暴发大战,这与王爷既定的战略有悖。可若是任由清水师南下,那么对福建战场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被闽地清军扭转战局。”

张煌言道:“王爷、诸公,我认为清廷其实已经放弃福建。”

吴争笑问道:“张苍水,你又故作惊人之语?别藏着掖着了,你不知道话说一半,会遭人嫌的吗?”

张煌言也笑了起来,“我还真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大西军几乎已经占领粤地全境,福建清军孤掌难鸣,同时,被建新朝阻断了向南增兵通道,清廷对闽地战场可谓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

说到这,张煌言想了想道:“福建对清廷而言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想保住福建,怎么也绕不过我朝,这或许就是清使团在短短两个月内,再次到来的原因吧。而清廷很可能由金华卫突然撤退之举,猜到了王爷的态度,知道再想让王爷出兵增援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清廷又不甘心主动放弃福建,所以,清廷派出水师的用意无非是两点,一是能救则救,二是真要救不了,那就尽可能地将闽地清军撤出……试想,闽地还有近六万大军,换作谁,也不可能轻易放弃啊。”

所有人都在点头表示认同。

吴争也觉得张煌言的分析在理,于是道:“那就派水师拦截,不使清水师南下增援福建……总不能任由敌人水师舰炮去轰击广信卫吧?真要那样,高一功岂不要找本王拼命?”

这话让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气氛随之变得轻快。

张煌言随即进言道:“郑家水师各部已经完成整编,可调得力之人前往指挥,以郑家水师名义阻击清水


状态提示: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