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宜安冲张溪一笑,很感谢她对自己的劝慰和维护。
英国公夫人见状不觉羞愧,暗悔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出先前那番话出来。
因此英国公夫人赶紧将剩下的话说完:“虽说起因是为了践行承诺,但是在后续的调查中澜哥儿发现很多被俘的叛降将官其实都是心向大齐的,只是久等不到王师西进收复失地,所以才为了各种原因,不得已委身异朝的。
“尽管如此,这些人还是心怀故国,在与大齐的交战中大多不肯尽心,这才被俘掳了的。用他们的话说,那便是宁愿做大齐的阶下囚,也不愿意对同胞刀兵相向……
“澜哥儿正是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又赞佩他们心念故国的品行,这才坚持上书为他们求情的!
“还请皇后娘娘明察。澜哥儿绝不是那等一时头昏脑热,为了女色便不顾家国之人!”
黄宜安笑道:“夫人不必忧急,四公子的品行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不论前世还是今生,张澜的品行都是没有让人诟病之处的。
“眼下只有两条路,一则四公子主动请罪,不累及家人,这件事情就这么揭过。至于四公子,就只能等张首辅致使之后,再凭借军功慢慢升迁,结果难测。
“——毕竟,先前他坚执拒绝了陛下的好意,闹得满朝风雨的,陛下即便是有心维护,也得顾忌着朝臣的看法。”黄宜安委婉道。
其实不管朝臣怎么看,祁钰反正对于张澜的“不识趣”十分生气,觉得张澜这个人只有私情、不顾大局。
眼下这件事情已经不单单是要不要重新厘定被俘的叛降将官的罪过了,而是祁钰以及西北军与张圭集团的角力。
张澜此时不依不饶地“帮着”对手闹腾,她要是祁钰,也得头疼。
对于祁钰来说,政治没有单纯的对错,出来帮忙。”
黄宜安说着,转向张溪,道:“比如在军中素有威望的李总兵。”
张溪闻言一愣。
英国公夫人亦看向张溪。
母女二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黄宜安唇边的笑容渐敛。
辽东军和西北军是大齐的两支王牌军队,不分伯仲、威震天下,位了。
可是,如果张澜不退一步,那就只能拉李总兵这样有份量的人入伙儿,合力对付张圭和他背后庞大的势力了。
上次张圭回乡归葬亡父,镇守沿海的戚总兵直接送了他一支火铳营沿途护送,可见张圭的势力已经渗入军中了。
如果西北军和辽东军也被其攻陷,那祁钰想要夺回权力就更难了。
以祁钰今生的性子,只怕不会如前世一般隐忍至张圭去世,在这种情形下,一旦君臣权力彻底失衡,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前世张圭对于臣下“没有他就没有大齐”的奉承,不就欣然笑纳了吗?
眼下的事情,对于张圭和祁钰来说都既是危机,又是机会,谁赢了,谁就能够在下一步的较量中积攒更多的资本。
因此双方才各不相让,将一件小事硬生生地闹成了军国大事。
黄宜安只觉得无力。
作为皇后,她可以想方设法地缓解李太后和祁钰之间的母子矛盾,却没有办法插手前朝,劝和祁钰和张圭——当然了,她也没有能耐劝服这对倔强的君臣。
重生,也并不是万能的。
黄宜安叹息一声,道:“办法呢,我已经告诉夫人了,至于选哪一个,就要看夫人和国公爷了。
“陛下,也不容易呐……”
英国公夫人会意,起身告辞道:“多谢皇后娘娘,臣妇告退。”
张溪亦起身告辞,笑容勉强。
黄宜安起身相送。
临别之际,张溪小声央问道:“这件事情,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黄宜安笑叹道:“有。那就是让张首辅主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