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校园耽美 > 春秋大领主 > 第71章:麦子收割的季节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是永远不会停滞的话,无疑是时间的流逝。

魏相等魏氏子弟,包括跟着一块来的贵族,他们在老吕家这边待了一个半月,新田那边因为国君的病情趋于稳定,似乎局势也变得稳定下来。

他们也就离开老吕家,各自回自己该去的地方了。

得益于有韩氏和魏氏在的关系,吕武的消息渠道并不闭塞,听到了国君要吃今年新麦的话,可算是想起来之前忘了什么的事情。

关键词是“新麦”,并且国君一定要吃到今年的麦子。

而之前,一个叫桑田巫的神巫却断定晋景公吃不上今年的新麦。

吕武听完这件事情,知道国君真活不过今年了。

毕竟,掉进茅厕被溺死这种事情,华夏历史上的国君也就这么一位。

吕武没穿越前对历史可是非常有兴趣,尽管没特地看过春秋的历史,找小说看也只看了几本春秋文。

可是有些作者就很喜欢拿这位掉进茅坑溺死的晋国国君来玩梗。

他看的时候,印象真的足够深刻。

季节还没有进入夏季,离麦子收获还有那么一段时间。

应该是国君病情转好了的关系,不但紧张的气氛得到缓解,停滞下来的很多事情也得以继续展开。

魏相等人走之前,有来自新田的消息传来。

今年初,郑国册立了新君。

而老的郑国国君(郑成公)其实是被扣留在晋国,一直都没有回去。

郑国的新君上位,他立刻派遣使者来到晋国,向晋国上下表示绝不屈服。

晋景公长时间病情反复,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管理国家。

而晋国军事方面向来是由众卿商议和做主,国君每次只是当个人形印章。

说白了,国君就是个礼仪必要流程的工具人,无法在军事上拿什么主意。

元帅栾书按照惯例请示了国君。

国君也按照惯例同意了栾书与众卿商议的结果。

还有一个惯例,那就是晋国每次要出兵肯定会拉上一帮小弟。

新田广出使者,奔赴于列国,只是齐、宋、卫、曹响应,决定跟着老大一块出兵去欺负郑国。

晋国的另一个忠实小弟,也就是鲁国,他们这一次没有出兵的原因很真实。

齐国一边派出军队响应晋国的邀请,另一边还出兵在痛打鲁国。

自管仲在齐国变法成功之后,鲁国已经是齐国的老沙包了,有事没事就过去殴打一顿。

所以了,其实能理解以后在鲁地发展并崛起的儒家,大教门徒为什么会那么痛恨商人。

齐国以商业强盛,动不动就去殴打俺们祖师爷的国家。

就如同儒家与墨家长期竞争结成了死仇那般,反正祖先弄不过的,俺们来对干那行当的子孙后辈进行反攻倒算!

(当然,以上是玩梗,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述求,可怜之人也必然有可恨之处。)

跟韩无忌讲的一样。

只要不是秦国那边又来搞事,不但下军没任务,霍地周边的贵族也能在自己的小窝快乐过日子。

吕武并不知道今年秦军还会不会来。

他在魏氏子弟走后,憋了很久可算能开始规划冶炼工坊。

封地内有借来的匠人以及其它劳动力。

老吕家的匠人则是内调进山。

他还是选择之前去看过的山谷,想要在那边建设一个冶炼基地。

当然,规模方面初期不会太大,只是该打下了的基础肯定要做。

而烧砖窑,他已经尝试着做了一个。

土旧的烧砖窑并没有太高端的技术含量,需要的是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创意”。

用夯土建设出一个封闭的窑洞,并且设置好隔层。

他先后用煤炭以及木头进行尝试,烧出了不合格的砖,再逐步地改建窑洞,以及调整温度,花了十三天的时间烧出了合格的砖。

砖就是一种长方形的东西,看是以什么土质为主材料,烧出来就是什么颜色。

第一批烧出来的砖,它们的主材料是灰土,自然就是倾向于灰色。

有了第一批合格的砖,劳动力在试验过程中也累积了经验,他们在吕武的袖手旁观下进行尝试,又是试了四次才又成功了一批。

不需要吕武插手就能成功,代表他们掌握了烧砖的流程。

吕武可算不用将时间完全花在烧砖工坊,可以去做其余的事情。

他烧砖干么?

绝对不是要拿砖块来建城墙。

尽管掌握了烧砖技术之后,对砖的生产也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加大产量只需要增派人手。

可是,用砖来建造城墙这种事情,于当前的年代还是过于奢侈。

只是中等贵族……,不,实际上就是个中下等贵族的吕武,他建议赵武应该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能苟就苟到自己长大,没道理自己忘了苟的必要性。

花至少两年的时间来收集建城的材料,再用上四到五年的时间将城建起来。

这个就是吕武的计划表。

而这一座城受于爵位的规格限制,一开始绝对不会多大。

季节临近夏季,韩氏和魏氏开始调回自己的劳动力,连带匠人也调了回去。

匠人走之前,为老吕家建成了十七个农庄和七座庄园。

奴隶则是开辟出了将近七千亩的农田,杂七杂八的事情也干了不少。

比如,挖掘出了成体系的水渠系统,清理出了需要贯通的道路。

韩氏与魏氏并不觉得自己亏了。


状态提示:第71章:麦子收割的季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