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看电影啊!
大银幕前的观众们只觉得自己简直就像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穿行一样,而且还不是匍匐前进的穿行,而是那种傻乎乎的挺直了胸膛的往前冲。
并且还是在那种一直在被敌方炮火猛烈轰击的战场上。
同时面前还有一个叫做杰克斯帕罗的敌人,画着一个浓浓的烟熏妆,手里端着一把嗡嗡作响的加特林,指着观众的脑门,在不停的对着观众们的脑门疯狂输出。
同时嘴角带着一抹坏笑,似乎在对他们说:“雷迪森俺的尖特萌(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好。”
接着就是他们的脑袋里就只能听到哒哒哒的声音了。
那种避无可避,防无可防,只能无奈的引颈授首,却又心甘情愿的感受,充斥了每个人的脑子里。
这是一种太糟糕,或者说是太愉悦的感受,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总之对于的观众来说,这是一种太复杂的感受了,一种让他们欲罢不能的感受。
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电影的剧情也在不断的展开,杰克斯帕罗在电影剧情中的各种增添人物魅力的表现,也一一的展现在观众的眼中,让观众们越来越欲罢不能。
最后当电影结束的时候,虽然没有像很多电影的首映礼结束后的那样掌声雷动。
但是个人都知道,那种掌声雷动的效果,其实都是演的。
毕竟生活中,你能看到几个人在看到一部好电影后不离开,而是站起身在那里鼓个半小时掌。
那么做的大都是傻叉。
如果愿意开首映礼,这种流程绝对也能享受到。
此时结束后的很多观众,除了那少许的异类,大多数都呆坐在座椅上久久不能自己。
“再看一遍?”有些人有些犹豫的朝着自己的同伴开口道。
他们的这种犹豫的语气不是心疼和不舍得花这个电影票的钱。
因为看个电影其实花不了多少钱,而且能在这个非热门档期来看电影的人,大多数都是不差钱主。
毕竟真正差钱的人,也不会在这个冷门档期来看这种不受大众看好的电影,而是挑热门档期里的大投资、大期望值的电影来看。
他们是在犹豫再花一两个小时来看一部自己已经看过的电影,这个时间浪费的是否值得。
“再看一遍!”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顿,这句话再次响起,只是其中犹豫的语气已经不见了,问号变成了感叹号。
有时候就像那句歌词里说的那样,对一个人最后的爱就是把手放开。
而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最大的、最后的爱,恐怕就是一二三四,再看一次、两次、三次……无数次。
最好是包场的那种看法。
在第一批看完的影迷里,有这种想法的人数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占了大多数。
这个效果其实是很诡异。
因为商业电影为什么被称之为爆米花电影?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相较于艺术片能够反复咀嚼和品尝味道,商业电影它是一个一次性的商品。
商业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爆米花电影,那是因为它就像是爆米花一样,嚼一下味道就没有了。
是经不起反复咀嚼和品位的,毕竟反复的咀嚼和品位空气有意思吗?
显然是没意思的。
可是居然打破了商业电影的这个本质特性,玩了一手挂着商业电影的名头,却弄出了艺术片的效果。
简直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操作。
现在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数据,哪怕各大院线前台负责收集电影上映时的各种数据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注意到,这群看过了一边的影迷,居然出来后,又买了一张下一场次的的电影票,然后又进去看了第二遍的。
不能怪各大院线前台负责收集电影上映时的各种数据的工作人员粗心,因为这个现象以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这些各大院线前台负责收集电影上映时的各种数据的工作人员只是注意到今天的客流量好像大了不少,生意好了很多,要记录的其他数据多了不少,同时自己疲惫了许多。
不过在好莱坞这个地方,永远不缺少善于分析数据的人,他们之所以喜欢分析数据,因为数据不会骗人,并且通过对这一个个看似冰冷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能获得一个赚取绿油油美刀的规律。
而且当时间慢慢推移,都不需要他们自己去找异常的数据。
这异常的数据,自己就蹦了出来,跳在了他们的眼前。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的票房没有按照正常电影的票房轨迹往下走,而是开始出现了逆势上扬的数据曲线,并且这个数据曲线所代表的数额,已经大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通过数据分析,很多人知道了的票房会大爆。
在利益的驱动下,接着很多人都开始对为什么会票房大爆进行分析了。
分析一个电影的票房为什么会大爆?尤其是一个商业电影的票房为什么会大爆?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剧情,特效和节奏。
这是经过长时间和多案例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这三个元素对电影票房的影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然后他们分析完后发现,其实相较于其他的商业电影,在特效上给人的冲击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惊艳。
也就是船员变成骷髅的那段,算得上是有些画面冲击力。
可是骷髅这个元素,真的在好莱坞都用烂了,观众都审美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