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乔探阳,他的身份可不只是位农家老人,能当得了当今吏部尚书的老师,哪会是什么简单的人呢?
太师乃三公之首,为辅弼国君之臣,并于什么具体职能,凡是当朝大小诸事,皆能插得上手,甚至在某些特定的事上,有一言拒之的权利。
不过这乃是宁朝之初的太师地位,现在远不如当初的风光,三公之职现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可乔探阳硬生生扭转了这个局面,他以一己之力将太师的职权重归于巅峰之态,甚至犹有过之,也正因此,三公才真正成为一时权倾朝野的存在。
说起乔探阳这个人的传奇经历,一时之间难以说清楚,不过从皇上的态度可以得到印证,朝廷之内,无论大小事宜,所作抉择必定询问乔探阳,而乔探阳的决定也多半成为了皇上的决定,在外人看来,乔探阳已经成为了皇上的主心骨,是真正主宰朝堂的人。
不过乔探阳从未扰乱朝政,不能说一心为国毫无私心,但他的立场一直在站在皇上这里,任何事的出发点都是保障皇权,谋取更大的皇家权利,所以这才被圣上依仗。
也正因此,得罪了很多同僚,至于百姓的死活,更是不管不顾,只要他们不造反,随意压榨随意剥削更是常有的事。
乔探阳在任近十年,不能说是位好官,但一定是最知皇上心思的官,也是为皇家做出最大贡献的官员,以至于他隐退之时,皇上更是几番挽留。
吴俊明与乔探阳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从一开始亦师亦友一直到现在的形同仇人,在二人之间发生了很多事。
简而言之,如今的贪官集合是由乔探阳聚起来的,以他自身的名望地位为各个没有个后台的小官小吏提供庇护,从而一点一点壮大自身的实力。
在权利到达巅峰的时候,引来了许多有贼心没贼胆的官,他们往往有不小的权利,但胆子不足以支撑他们的野心,以至于在表面看来还算是个人模狗样,可有了乔探阳这层保护伞,彻底让他们放飞了自我,仅仅一个月,比他们一整年赚的银子还要多,人的yù_wàng是无止境的,若一直压抑,则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大作,但只要有了第一次,必定被利欲熏心,内心的黑洞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填满。
这类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乔探阳给他们打开了心底这道口子,让他们卸下了一直以来的伪装,真正成为了一个qín_shòu,也成为了真正的自己。
可以说如果没有乔探阳,宁朝的情况要好上许多,虽然不能肯定百姓会安居乐业,但绝对不会如同现在这般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他是整个宁朝的罪人,可在皇上看来却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
其中并不矛盾,为了朝廷与为了皇帝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巩固皇权并不需要让百姓生活的更好。
乔探阳的能力就在于使平衡两者,以保障皇权最大的同时,很大限度的剥削百姓牟取自己利益,然而还不让百姓活不下去,所以很多事皇上其实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这类的官用一个少一个,这么合自己心意的,去哪找去呢?
不过在贪官污吏发展到顶点的时候,乔探阳隐退了,没有人知道原因,而且他还是一心求退,无论谁的挽留,一概不听。
在群龙无首的时候,吴俊明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乔探阳的扶持之下,他从六品官员一路绿灯到了现在的吏部尚书,而且在位几年已经将吏部整合成铁桶一块,他能力超群,让他做主得以服众,再加上吏部的权责,让一些不愿服他的人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主管官职升降调动,这就掌握了他们的前途与命脉,没有一位官员不在乎这个。
不过吴俊明此人有两个缺陷,一是野心太大,二则是做事把握不好度。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现在仍是由乔探阳做主,根本不可能出现难民全体入京的情况,他明白杀鸡取卵只能赚取眼前的利益,甚至还会遭到无尽的反扑,所以他一定会高瞻远瞩放长线钓大鱼,一边养一边杀,才是最好的做法。
别看吴俊明现在如何风光,在朝堂上说一不二,但最终只能得到一种结果,那就是走向灭亡。
他们现在全靠遮掩皇上的耳目撑着,可纸永远是包不住火的,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吴俊明的下场绝不会有乔探阳如今这么好。
......
......
吴俊明回到自己的府里,心里越想越气,为什么自己作为当今的吏部尚书,那个令人闻风丧胆集合的首领,气势总低那个老头一等呢?
难道就因为他曾经是自己的夫子吗?
吴俊明烦躁十足,丫鬟送来的茶水被他一挥手摔倒地上,瓷片一片片到处都是,丫鬟不发一言,蹲下之后立马收拾起来,很显然,这种场面她已经见惯不惯了。
等丫鬟清理干净之后,又送来些水果、点心,不过吴俊明依旧心烦意乱,对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兴趣,让丫鬟全扔了出去。
之后不再有人触自家老爷的眉头,屋内只丢下吴俊明一个人,每当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就会暴露最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吴俊明当然也不例外。
他记得,一开始他的愿望很简单,他只是想让获得乔探阳的认可,因为无论他做的多好,乔探阳好像视而不见一样,甚至还会在外人面前严厉的批评自己,他想不明白他到底错在了什么地方。
他期盼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