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嘉谷的人参业务能达到百亿规模!”在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下,嘉谷对东北三省人参产业的整合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百亿事业群,是嘉谷对独立业务的基本要求——如果达不到百亿规模的营收预期,形成不了产业集群,那妥妥是要放弃的。
人参产业是当之无愧的健康产业,虽然受限于地域属性,行业产值容易触到天花板,但达到千亿规模毫无悬念。最关键是,这个产值规模将是嘉谷一手主导发展起来的,嘉谷的地位不可取代。
在嘉谷总部,高层对于嘉谷体系内逐渐成型的人参产业事业群极为满意——虽然相当于要从头摸索,但头条,由此引发一片哗然。”
所谓“皮革奶”,其实与曾引发国内乳业地震的毒奶粉事件如出一辙。为了提高乳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一些奸商利用废弃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
“今年似乎是跟国内乳业过不去了。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猛牛纯牛奶产品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与此同时,行业内有多个新建的万头牧场因随意倾倒牛粪和沼液,污染严重,造成了多地村民抗议,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战略公关部的张泽宏听得连连摇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公众已经高度敏感,一个微小的负面新闻,都有可能对国产乳业造成重大影响。现在是接二连三的暴击,难怪老杨你也坐不住了。”
作为集团公关部,这几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嘉谷乳业了。
当然,这一点整个行业都是如此——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不少乳制品企业甚至都没有公关部这一部门。现在,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公关部门以及新闻发言人,乳制品行业几乎成为了我国所有行业中,企业与外界沟通最好的一个行业。
即便如此,也无法抑制各种“门”的发生——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的三年间,乳制品行业发生的各种“门”事件大小已经不下10起,当前的“皮革门”就是一个代表性事件。
齐政前世经历过这种乱象,一脸淡定。但其他人,就是王昱业,对此也痛心疾首:“嘉谷乳业带领国内乳业励精图治,致力于让国人重拾对乳制品的信心,现在,不说数年之功毁于一旦,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危机显然是重新被引爆了……”
在座高层都暗暗点头,大家都有一种“不是嘉谷不给力,无奈猪队友太多”的憋屈感。
尤其是这次的风波还牵扯到嘉谷集团上。
三聚氰胺事件后,发改委制定出台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旨在改变以往奶牛养殖和生乳供应“小、散、乱”的局面。
“得奶源者得天下”,一时间,政府扶植、乳企推进、资本热捧,短短三年,从散户经营到万头牧场,建超大规模牧场成为行业主流,而且呈加速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已建成或在建及计划准备建的万头牧场接近100个。仅去年,就有两百多亿元的资金投向牧场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可否认,这有嘉谷的责任。正是因为有嘉谷的示范效应,使得国内奶牛养殖规模化从一开始就走向过犹不及的解决之路。”杨业叹息道。
嘉谷作为国内“万头牧场”的首创者和最大实践者,在这一波对“万头牧场”造成严重污染的声讨中,也不幸中枪。
对此,嘉谷农牧的李东亮冷笑:“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们也早就表态,万头牧场建设不能一哄而起,既要有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运营,还要做到‘以牛为本’,任务艰巨又事无巨细。”
“他们倒是学到了多养牛,但在防污、环境治理方面就拉稀了。先拍脑袋后拍屁股建的万头牧场,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能怪我们吗?”
当初嘉谷泼冷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万头牧场都给出了“奶牛养殖-牛粪发电-沼液还田-饲草种植”的绿色循环养殖模式;但事实证明,当牧场的规模由百头、十倍甚至百倍的扩张时,排泄物污染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大部分乳企对此束手无策。
猛牛乳业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就是万头牧场管理不善,因为牧场饲料潮湿发生霉变而造成的——不是所有乳企都是背后都有嘉谷集团的支持。
杨业目光闪动:“因为,背后有各方势力在推波助澜!”
众人闻言都将目光集中到杨业身上。
杨业缓缓道:“涉事的乳企希望转移注意力,还有什么比嘉谷乳业被泼污水更加吸引眼光?而另一边,外资乳企是真的想打破嘉谷乳业的不败金身!”
“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方面从未停止在国内市场大举圈地的步伐,去年我国奶粉进口总量创历史新高,洋品牌蚕食中国奶粉市场趋势不断加剧。今年,以美赞臣、惠氏、雀巢等企业的部分产品为首,有意吹响涨价的号角。”
“目前,洋品牌就占有了国内50的奶粉市场份额,它们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乳业安全问题频出后,很多消费者宁可忍受高价洋奶粉的盘剥,也不愿意选择国产奶粉。”
“但嘉谷奶粉除外。我们独占国内30的奶粉市场份额,堪称擎天之柱。有嘉谷奶粉在,洋奶粉就无法掌握市场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