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继续说道:“可是你的光线从未有任何变化,总是淡淡的。这似乎不太妥。悲剧都是冷色调,温馨时刻总是暖色调,这样可以使镜头更饱满。”

乔伊理解了摄影师的话,她笑道:“我知道你的疑惑了,不过你不要担心。”

此刻,一旁的阿佳妮c-h-a嘴说道:“不介意我打扰几句,其实诺顿(摄影师的名字)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并不是每个导演都需要用环境色彩的变换来突出剧情的内涵。乔伊的功力已经是炉火纯青了,不论悲惨或温馨都是暖暖的,只需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台词进行剧情的转折就可以突出剧情内涵了,完全不需要做你说的那种事了。”

阿佳妮并未再多言,乔伊对色彩的把控,以及对长镜头的技法,都已经是大师的功力了。

说到长镜头,乔伊近乎痴迷欧洲式的文艺长镜头。

每一个伊娃格林走路的镜头,乔伊都将其拍摄为了长镜头,这个技法是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学来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莫妮卡-贝鲁齐走路的镜头,也基本都是长镜头,为了突出她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美丽。

在这里,乔伊是为了突出罗拉的脆弱和疯癫。

很多片子在运用长镜头时都不可避免的将影片的节奏打乱,片子开始变得凌乱。但是乔伊不是,她的长镜头并不打乱节奏,而且是为节奏和剧情服务的。在她的长镜头中蕴含了她想表达的情感。

她很会拍人,在《暮光之城》里,她把亨利卡维尔拍得唯美至极,闪闪发光的皮肤、低哑沉默的嗓音、唇红面白地出现在每一个y-in郁的天气。

这里,她用一种充满灵魂的j-i,ng彩镜头在描述伊娃,她美丽的外表,以及因为残疾而造成的深层的自卑和怯懦。

镜头下,她美则美,却也能看到那种虚伪、脆弱和疯癫。

所谓大师掌镜和普通人掌镜的区别,就在于大师能够赋予镜头力量和感染力。

就像此刻,观众的心会随着情节发展,随着乔伊绘制出来的镜头,愈来愈压抑、悲愤、绝望,几欲拍案、呐喊、癫狂,最终忍无可忍。

接着很快下一幕,j-i,ng彩的对手戏开始。

伊娃和巴尔纳贝站在一块,但是镜头却没有直接打在他们的脸上,乔伊采用了一个悬念的小构图技巧。

她先展示了巴尔纳贝的一双脚,这给观众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如果没有展示人物的脸,只能通过人物的肢体动作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最后,当摄影机高度上升到角色眼睛的位置时,悬念才会消失,角色被展现出来。

此刻巴尔纳贝出场,摄影机从下往上展现他本人,场景中他的冷冽的步伐,点着的烟,不满的表情,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刻画,而且对之后的剧情发展也做了铺垫。

随后是两人的大吵。

伊娃近乎暴烈地指责巴尔纳贝,“你和那个女人做什么去了?”

巴尔纳贝叼着烟,他似乎早已变了一个人,不再是那个初识时候温柔而青涩的他了,“我不需要向你解释。”

伊娃猛地将瓷杯扔在地上,“我是你的妻子,你必须向我解释。”

巴尔纳贝坐下,冷冽绝情地看向她,“可是我们正在离婚,罗拉。”

伊娃傲慢且神经质地笑了,“还没有离成功。”

巴尔纳贝低头狠狠吸烟,“这样毫无意义了,罗拉。”

此时,摄影师按照乔伊的指示,在这个镜头里来了一个“德式倾斜”摄影技法,将摄影机稍微向一边倾斜,以增加镜头的张力。

当存在醒目的水平条线和垂直的线条时,这个技巧最具表现效果,摄影机倾斜的角度会得到强化。

因为观众的眼睛看任何物体都习惯直上直下,所以由于倾斜的地平线而产生的斜线会引起观众的注意。

最后,是一个大特写转场。

摄影机在巴尔纳贝脸上推进,给了他一个大特写,使之充满整个画面。

让单一的面部特征充满画面,然后通过那双冷静的眼睛大特写进行转场。

阿佳妮此刻已经默默离开了摄影棚,无他,只是她发现这个女导演,真的有两把刷子。

乔伊虽然初来乍到,却对欧洲本土电影了如指掌。

她或许不该担心,因为她的儿子,在这位导演的打磨下,只会更加出色。

[正文 第126章 126]

在电影这个圈子里, 只要你是名人, 你的消息基本不会被滞留太久。

乔伊在法国拍电影的消息, 很快就被流传了开来。

对于这件事,好莱坞众多媒体的态度是吃惊。

这年头,只有欧洲本土导演想来好莱坞发展, 比如吕克贝松, 在法国成名后一度来好莱坞执导大片, 也算是成功晋级。

但是大部分欧洲本土导演, 在好莱坞还是挺吃不开的,倒不是水平问题, 毕竟这是两个体系。欧洲片导演的拍摄技法, 在好莱坞大片中是行不通的, 除非你做出妥协, 不然就僵掉了。

毕竟, 没有人可以想象,拍出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的朱塞佩如果执导好莱坞美式大片、美式轻喜剧, 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合……都无法想象啊。

更有无数欧洲本土演员想要杀入好莱坞的圈子,莫妮卡贝鲁奇、苏菲玛索、玛利亚歌里昂等等女星们,都想融入好莱坞的圈子。

从未有听说过在好莱坞混的风声水起的导演、明星,要去欧洲发展的。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状态提示:第100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