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场,甚至还特意登录了自己的facebook大号账号,公开发表了一些看法。

这位在和麦当娜离婚后基本上除了宣传电影就不更新facebook的导演,此刻完完整整地写了一条讯息。

“一眼神作。”

下面附上了《超人:钢铁之躯》的宣传海报,这条讯息被在一瞬间点赞了近万次。

随着盖里奇的这条facebook打了头阵,其他网友的影评也第一时间都出现了,虽然imdb因为还未上映无法打分,但是长影评已经有好几条了,短影评更是不少。

“都来说说到底怎么样啊!急死我了!——来自一个没抢到点映票的粉丝。”

“好奇死了,真的好想飞到洛杉矶去看啊,可是我要考试!况且我也抢不到票。”

此时,一个看过的观众终于冒出来评论了,“够酷够劲够温情。”

然后这条评论的主人被抓着狂问,“喂,说清楚啊,到底怎么样。”

那个人再次回复,“盖里奇都说了,一眼神作啊……”

群众:“急死我了,你能不能多说几句剧透多点啊,你说了等于没说。”

那个人又说道:“说不出来,反正好片。”

群众:“艹,你是弱智吗,形容一部电影都不会!nerd!”

因为看过电影的人实在是少,所以广大群众还是不知道这部电影究竟如何,那些看过的人很多也并没有来表态。

此时,另一个看过的观众发表了一条评论,“看完我只想说,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看大超砸高楼~~~”

群众:“大姐,你难道也不能好好说说清楚让我们解解馋吗,老是说这些有意义吗,我们还是不懂这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啊!”

然后群众再度追着这位大姐问,但是这个大姐语无伦次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群众表示很失望,只能等待媒体的评价了。

第二日,《好莱坞报道者》开出了一个超大的篇幅给了这部超人电影,看得出昨晚上编辑们估计都熬夜了。

“《超人:钢铁之躯》:属于伊娃科迪的dc宇宙。”

“这是一次完美的重启,这是一部拥有灵魂高度的电影。”

“钢铁之躯,血肉皆有!”

而在这个篇幅里面,《好莱坞报道者》还请了著名的影评人宝琳凯尔对这部电影进行点评。

宝琳凯尔一直是一个诗意的影评人,她甚至之前为《海边的曼切斯特》写过诗歌。

此刻,对于这部《超人:钢铁之躯》,宝琳凯尔却言简意赅,只写了一句话。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钢铁身,缱绻意。”

钢铁身,缱绻意。

细细品味这句诗,似乎能品味出一番优雅的味道。

而在《好莱坞报道者》抢先报道了这部电影之后,其他的各大电影媒体也不甘落后,纷纷亮出了相关报道。

《钢铁之躯》是对一个我们自以为了解的银幕英雄的艺术家级别的引荐。

——《坦帕湾时报》

《钢铁之躯》有力地重新定义了在最近几年的暑期档里被用烂了的‘史诗’一词。

——fil

亨利·卡维尔与生俱来有着令人信服的魅力,偶尔矜持又充满力量。

——《洛杉矶时报》

这一日,伊娃在自己的facebook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叙述了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想法。

“只有当超人变成了人的时候,我们才能与他拥有一个地位对等的感同身受,这样等到他选择变成超人的时候,我们才会对超人所代表的价值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我从不认为超人这是一个符号,他只是一个拥有着钢铁之身,却带着忧郁灵魂的好人而已。”

由此,许多影迷们通过这几日沸沸扬扬的那些影片报道和伊娃自己亲口写下的话,似乎理解了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虽然大部分观众们都还没有看到,但是很显然,他们都嗅到了一个味道。

神作的味道。

第151章 151

因为第一场点映的效果实在太过猛烈和轰轰烈烈, 所以华纳高层展开了讨论,要不要再弄一场?

在经过了几番讨论后, 华纳高层正式对伊娃宣布:“因为群众的反应实在太激烈了,所以我们打算再搞一次点映会, 就放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影院里。”

伊娃当然没什么意见,“这随你们, 怎么样都可以。”

事实上多一场点映, 无非也就多几百个提前观看的影迷而已。

华纳高层额外表示, “我们可以额外给你几张票,你想给谁都可以, 毕竟这次的票比上次还要难抢。”

伊娃想了想,“好吧, 那我就收下了。”

随后她就离开了华纳, 想着手里的这几张票子要去给谁呢。不过很快她又得到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许多业界内知名的导演这次都想要找途径拿到《超人:钢铁之躯》点映的入场券。


状态提示:第118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