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宁先前写的信中,也交代了让他们找找看,有没有花椒树苗,这里的地不肥,很多东西都不适宜种。张家马场能种出那么好的蔬菜,是因为他们有马肥,而且张家的马场也大,地相对来说也好一些。所以逸宁想着如果真种不出什么东西来,不如种点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树,他记得以前老家,家家户户都爱种花椒树,种的地方都不是正经田,甚至有的种在门口的花坛里,无论什么地方,基本上是种下就不管了,但每年都能收到不少的花椒。
这里的气候与老家相似,所以这花椒树应该是能存活的。但在泽县生活了几年,他还真不知道哪里有花椒树,食铺每天都必要大量的花椒肉桂八角之类的大料,这些东西价格也不便宜,如果能种出来,自己消耗也好,多的还可以拿出去卖,还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三月初,两个庄头按逸宁的要求各自选了四人来到泽县,他们带回来的二十棵花椒树苗全部种下了,最终成活了十六棵,树苗比较小,大约两三年后才能结果,但能成活,逸宁就很开心了。
这八人,两个中年妈妈负责马场的伙食与针线活计,另外的六个少年则专门在地里干活,这些人还带来了不少庄稼与蔬菜的种子,正好解决了逸宁试种的需要。
马场的荒草地全部整理出来了,除了种上的花椒之外,有五亩地,逸宁让种上了高粱,这块地不适合种小麦,光种菜又太多了,就试着种高粱。高粱米饭,也算是大多数人的日常吃食。逸宁自己也吃一点,掺着大米一起煮会更好吃一些,但这里的土壤不适合种小麦与水稻这两样逸宁爱吃的作物,就只好退而求次,试着种种高粱了。先试试看,如果收成好的,明年继续种高粱,要是不行的,还得想其他的法子了。这个年代还没有辣椒,玉米,红暑,西红柿,这几样好东西。要不然在这里种点红暑再适合不过了,以前在乡下,红暑从来不占正经地,都是随意栽种的,田间地头都不用人管,还长得旺盛之极。幸好逸宁爱吃清淡的,要不然没有辣椒可怎么活啊?逸宁心中感叹着,穿越大神总算没有太亏待他。
另外的两亩地,种上了应季的蔬菜,多种一点,供应食铺与自己吃,也不怕吃不完,就算吃不完,逸宁还打算拿出去卖,他可不象张家,不好意思种菜去卖,要不然张家的生活还可以过得更好些。他们的山头大,光是柴禾一年就可以卖不少的钱,再加上如果把空地全种上菜,也能卖些钱,再多养些鸡和猪,张家一年也可以增加不少的收入,可惜,张家放不下这个面子,不好去做这些小生意。他们以前靠养马赚的钱太多,现在也看不上这些小收入。不过逸宁是一点也不在乎面子的,他还打算以后多养些鸡鸭和猪,专门去出售呢。反正是要让这座小山尽可能的多产出些,换成银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进山
十亩地全部弄出来了,逸宁又盯上了山上,山上全是乱七八糟的叫不出名的树,大树少,灌木又多,趁着开春,杂草还小,他带着彭小山与朱亮特意去山上转了转,看着这么大一个山头,就这么荒废着,心里总是觉得可惜。
“你们说,这山上可不可以栽些果树?”逸宁问。
“这么薄的泥土,山石太多,能种什么树?”朱亮摇头。
“就算能种,我们也不懂啊。”彭小山说的话更实在。
逸宁被这两人打击到了,想不到这两从庄子上出来的人都说出这种话,他这个半吊子更没有什么好想法了。不过这么大个山头就这么空着,总是让他不爽,难道真的只能砍柴,一个山头的柴,实在是烧不完啊。逸宁不死心的在山上转,看着眼前一片嫩绿的小树丛,忽然想起柿子树,以前他到过一个小县城去玩,城里人家门前小小的一片土地都会种上一两棵柿子树,那土肥不肥就不知道了,但是四周都是水泥地,就剩下那么一小块土壤,那柿子树虽然都不高大,但都能结满果子,还长得枝繁叶茂,想来那柿子树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
“去弄一批柿子树苗来栽吧,选向阳的一面,捡草长得茂盛的地方栽,幸许能行呢。看能不先弄个二三十根试试吧。”逸宁说。他相信这山头既然能长树和草,就一定能长果树。
朱亮和彭小山听说柿子树,愣了片刻,都乐起来,这么大块山头,栽几棵柿子树也真没多大问题,就算不能结果,也无所谓,砍了树当柴烧也一样,反正最坏也就指望着这山头产柴了。
过了几天,张云山约逸宁和王青安去打猎,逸宁表示这回要跑远点,主要是他想去远处的大山头上看看,能不能找到点新的东西。他家的山头,他总想利用起来。
“行啊,咱们多带几个人。就去那边。”张云山指指远处的大山群说。他心里其实也很想进进大山,但是爷爷老觉得他还小,不同意他跑去危险的地方。这回有逸宁和王青安在,人多胆子大嘛,他打算不告诉爷爷,就偷偷去。
“那边有没有猛兽啊?”王青安不放心的问。三个人当中,他的身体最差了,虽然骑马射箭他都会,但水平可差了。
“不要紧的,他们张家马场的人还时不时去打点猎呢,没听说过有猛兽,再说了,我们也不需要进入大山深处,不过是在山边上玩玩。”逸宁连忙安抚他。生怕他不敢去,连带着张云山都打退堂鼓。这可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打猎呢,头一次出远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