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是个四平八稳的人,处事原则便是既来之则安之,无论上头交给我的任何活计多么匪夷所思,我都能点个头,笑纳之。
可这次的任务,着实是太莫名其妙了。神出鬼没的“如意娘”直接就闯进了我的办公室,将一个文件夹朝我头上一摔:“三天。”
我恨她。
不过“如意娘”在“绯姑”面前都是说得上话的人物,而我既不想丢掉现在的工作,更不想被塞进黑麻袋沉尸大海,所以略过腹诽,我开始着手调查。
按照“里三门”的惯例,任务书首页要用红字标明全文关键词,而我是第一次发现,素来饶舌的“文书策划部”也能将关键词标注得如此简明扼要:“祈月烬”。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名儿只可能在里出现。不过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我的冷汗就下来了,交给我的任务竟然是关于将军的!
同音不同字,所谓的“祈月烬”,指的是“祁玥竫”,“里三门”创始人兼第一代局长。其身世之传奇、功绩之显赫,愣是到了今天,“里三门”的小字辈仍津津乐道,甚至把他当成了实力派明星般崇拜。
因为他早已退休,不再担任局长之职,又因为某些原因,称呼他为“老局长”实在奇怪,所以经我提议,全“里三门”采用了统一称呼:“将军”。
而他确实也能被称为“将军”。虽然国家早已公布了《开国少将及少将以上等级人员名单》,而我找来名单后瞪大眼睛从头瞧到尾,都发现不了“祁玥竫”三个字,但那也只是因为上层有诸多考虑,不愿、不能且不敢曝光他的存在罢了,就连名字也不行。
不过,在他退休后赋闲寓所,而我有幸担任他的保镖的时候,曾目睹他戴着老花镜,眯眼研究那份开国少将名单,过了好半天,在我以为他快睡着了的时候,他突然“哦”了一声,很高兴的对我招手,笑道:“小施,来,过来看,上面还是有我的名字的……不过他们怎么用了我留法时的化名?人老了,差点没想起来……”
虽说只是个少将,但祁老为红色中国所付出的,一定比某些上将要多得多。只是将军本人都不为虚名所累了,我再深感不公,也没意思。
从鼻腔里喷了回气,我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完任务书,待合上文件夹时,只觉得啼笑皆非。
我是真没想到,将军都去世这么多年了,网络上竟然会出现三本能跟他扯上关系的奇幻,而且追根究底的性质,竟是耽美,通常为抱有幻想的年轻小女孩臆想出的,以美少年与美少年之间不为世俗所容的恋情为基本内容的网络读物。
那三本的名字分别是:《当闷骚遭遇傲娇》,《当傲娇遭遇病娇》,《当病娇遭遇闷骚》。单看每一本并没觉得有什么稀奇,可将三本的书名连贯起来看,我发现它们构成了一个头尾可接的“圆”,似乎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想表达一种类似于轮回的思想。
我打开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新建一个文档,敲击键盘,按我的方法梳理思路,捋顺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 “网路技术部”在对全国网络文学作品进行最新一次封禁性排查时,发现一部名为《当病娇遭遇闷骚》的作品在文案里,出现了“莫悱”和“司君安”的字样。
前者是将军曾经用过的化名之一,后者是将军的孽缘对象,所以技术人员留了个心眼,调出全文审查,在发现文中的重要角色名“祈月烬”恰好是将军真名的同音异形字后,按照规定,直接上报给了“里三门”现任一把手、第三代局长“绯姑”。
二、经“绯姑”初审后,“绯姑”的第一助手“如意娘”接手。“如意娘”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亲自读完了《当闷骚遭遇傲娇》,《当傲娇遭遇病娇》,《当病娇遭遇闷骚》三部作品,并大致浏览了网上能找到的,作者与读者关于这三本书的所有评论。情报破译人员出身的她,认为作者在影射关于将军、司君安等重要人物的“里三门”机密,特提出证据如下:
1、《当闷骚遭遇傲娇》的第一男主角名叫“莫悱”,这两个字和将军在东北抗日时所用的化名一模一样;“莫悱”的属性为“闷骚”,文中对他言行举止的描写,很多处确实符合将军言行举止的习惯,特别是符合年青时期的将军的习惯,比如说言辞简洁、喜用敬语、深谙纡回式的劝说技巧、常说些带有暧昧歧义的话可他自己却不自知,等等。
2、《当闷骚遭遇傲娇》的第二男主角“安纳斯塔西亚·芝诺埃尔利卡”的属性为“傲娇”,性格高傲蛮横、刁钻任性,出口时常不留情面、一针见血,酷爱用讥嘲的语气开展毒舌攻势;会多国语言但最精通汉语,其次俄语,骂人时偶用中国各地方言:这跟司君安的性情癖好、语言能力完全符合。
另外,文中的“安纳斯”的毒舌吐槽,起码一半以上,是司君安曾经亲口说过的,这一点,“绯姑”在初审时就提出来了,并批示道,她可以证明。
3、在《当闷骚遭遇傲娇》中,作为“莫悱”的真正人格出场的“祈月烬”,实为整本书的灵魂人物,他的性格不仅更为接近将军的个人形象,就连名字都是将军真名的同音异形字。
如果将文中的“御三家”替换为“里三门”,“枫羽市”替换为“北京市”,丝毫不唐突,因为“祈月烬”是“御三家”的轴心,而将军也正是“里三门”的核心;“祈月烬”肩负“斩妖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