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校园耽美 > 大明天下 > 【】(50)
坐镇京都的光明天皇也不甘示弱

,自称「京方」,两边互称对方为伪朝,「一天两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时代来

临。

南北二朝争斗五十余年,打的天昏地暗,互相都有占上风的时候,政府处

于无序状态,倭寇也就多了起来,不断骚扰中国沿海,而这时的中国已然变天

了,淮右布衣起于草莽,将蒙古逐回草原,张士诚、陈友谅等并起枭雄被一一

剪除,开国功臣看不顺眼的也杀个干净,依老朱的性子,自然容不得倭寇捣乱

,于是派了使者到日本问罪,国书极其霸道,「诏书到日,如臣则奉表来庭,

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

,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岂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图之。」

收到这封国书的是南朝,当时主政的是后醍醐天皇的十一子,征西大将军

怀良亲王,这位也不是什幺好脾气,加上蒙古来袭后遗症,充满了对中国来人

的提防和鄙视,见了这份国书直接杀人拘使,鉴于蒙古人的前车之鉴,朱元璋

决定再给小鬼子们个机会,派出使节赵秩持国书而往,这气了很

多,问题是使节选的不好,偏偏姓赵,日本怀疑这个使臣是当初代元朝出使的

赵良弼的后代,怀良亲王直接喝令左右斩杀,赵秩废了好大一阵口舌才解释清

楚自己不是赵良弼的后代,而且现而今中国大当家的已经换人了,是明朝不是

蒙古,怀良亲王才知道弄出了乌龙,同意回使入明献马和方物。

本来和和气气的这事也就算了,偏偏朱八八接待日本使臣的时候多嘴问了

一句「尔国风俗如何」,自认华夏正统的日本使臣当场梗着脖子赋诗一首:「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

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傲慢之意溢于言表,朱皇帝恶其不恭,绝其

贡献,日本地方大名的贸易船因没有大明国书也屡次被拒。

合法贸易断了,倭寇更不会少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再次遣使赴日,给日

本国王「良怀」国书,意思很明白,再不听话,揍你丫的。

而怀良亲王回奏国书则堪称经典:「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

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

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

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

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昔

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

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

,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

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

负,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

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一封国书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一句「相逢贺兰山前,聊以搏戏」就用典

两处,可见日本人对汉学之浸润,大明立国未久,朱元璋不能冒着重蹈忽必烈

覆辙的风险,最终咽了这口气,还怕日本这狗熊脾气再把自己子孙给惹毛了,

于是将日本列为永不征伐之国。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

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

浮辞尝云弁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辩。

王无辩,折裤笼松诚难验。

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

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这是朱元璋所做的,可以看出洪武皇帝心中对日本的愤懑鄙夷

与不甘,其实按着这个剧情发展,待得朱棣上台日本的好日子就该到头了,朱

老四可不是乖宝宝,他老爹禁海,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洪武皇帝定都南京,永

乐皇帝迁都北京;安南也是朱元璋钦定的不征之夷,他直接把安南给并成了大

明行省,连他老爹传给孙子的皇位他都能夺过来,日本要作死,可以试试看。

可历史又开了个玩笑,日本的局势也发了生变化,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

义满在位,一统南朝,此后的日本天皇都是北朝一脉,不过南北二朝谁是正统

一直是日本民间争论的话题,直到明治维新,军国主义抬头,因楠木正成的军

神形象深入人心,天皇宣布南朝为皇室正统,就这样把自己祖宗和子孙后代都

打上了叛逆标签,这逻辑思维,除了日本人也是没谁了。

且说这位足利义满,也就是里那位搞笑将军,其实这位将

军除了在动画片里成天琢磨找茬想砍了一休这事是真的外,其他都是制作方杜


状态提示:【】(50)--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