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九章 监制
电影能够顺利拍摄,取得预期的盈利。

比如一个外行,投资一部电影,他除了知道省钱之外,还知道什么……电影题材好不好,导演水平怎么样,演员知名度如何,在东南亚的片花行情如何等等,不是专业人士,很难搞的清楚。

投资拍电影,都是为了求财,什么都搞不清,如何能赚钱?

如果投资人投一部亏一部,社会资金就会大量撤出,电影行业会萎靡,而如果投资人过于强势,千方百计省钱,无法保证电影质量的话,电影市场会萎靡。

所以一个成熟的电影行业,应该是分成五个模块——投资人,制片人,导演,演员,幕后人员。

高水平的职业制片人,是电影商业过程中的润滑剂,上可以保证投资得到回报,下可以维持电影质量不受影响,作用非常重要。

然而在新艺城崛起之后,香港电影行业里造出来了一个怪胎——监制。

监制是投资人和制片人的混合体,大权独揽,是一个剧组真正而且唯一的核心。

世人皆知,任何一个组织,权利不可过于集中于一人,中国汉唐时代有宰相,明清时代有内阁,都是皇帝和百官之间的桥梁,监制集皇帝和宰相于一身,极大的侵蚀了导演的权利,所以两者之间,冲突不断,一个处理不好,就让整部电影蒙受损失。

这方面,徐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先和吴宇森闹翻,《英雄本色3》票房惨败,后和胡金铨恶斗,《笑傲江湖》同样亏本。

当然监制的诞生和发展,也和香港电影的特殊环境有关。

香港市场狭小,人才有限,所以电影公司规模都比较小,俗话说船小好调头,监制集老板和制片于一体,可以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追风赶拍,效率很高。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监制对职业素质要求很高,一个不留神,血本无归,缺乏弹性,比如写了《天蚕变》和《沈胜衣》系列的“鬼王”黄鹰,做监制投资拍僵尸片,市场风潮已过,他还痴心不改,最终被高利贷活活打死在家里。

而且监制只适合小公司,不适合大集团。

沈冲旗下的生意越来越多,以后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部戏都要照顾,培养能够一条龙打包剧组所有工作的职业制片人,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沈冲有更大的野望,他希望这些职业制片人,成熟之后,可以走出去自立门户,创办公司,他不需要一统江湖,他需要的是大量可以在整个世界攻城略地的竞争对手,反正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容量,再多的电影公司也养得起,蛋糕做的越大,他分的越多。

所以他改组了制片部门,把曾励珍降职为普通制片人,让她跟着加里-库尔茨学习,因为之前的几部戏,她名义上是制片人,实际上是个高级剧务——剧本是沈冲选的,预算是沈冲定的,发行是沈冲策划的,她只是个执行者,没有完全独立的制作一部电影。

不过加里-库尔茨初来乍到,不了解亚洲的市场行情,所以这部《虎胆龙威》,沈冲才是制片人,他是执行制片人,负责管理从好莱坞招聘的那些工作人员,并和吴宇森等人沟通。

而以后,沈冲会渐渐放手,只关注最值得关注的电影,至于普通的投资,都会交给职业制片人去做。

注数字来自《香港光影百年》


状态提示:第九章 监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