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残明 > 第四十四章 毙命

两天后,博尔辉率清军退进了山林。

他不敢再等下去了,勒克德浑的清军主力要去救援荆州,何腾蛟的明军主力却可能随时北上,他继续留在原地坚守待援,未必能等到援兵,却可能被明军彻底包围,想走也走不掉了。

清军进入山林之后,很快就遗弃了一批绿营兵的重伤员,大部队稍微加快行军速度,就把这个沉重的包袱甩掉了,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不过像祖可法一类的重要将领,还是得到了特殊照顾,他从营墙上掉下来摔断了一条腿,被手下亲兵用担架一路抬着,始终没有掉队。

既然是逃命,当然要轻装前进,多余的辎重装备都被焚毁,八旗兵的轻伤员乘坐马匹,重伤员由绿营兵用担架抬着,在密林里艰苦跋涉。林中的小路时断时续,很多地方狭窄坎坷,不能骑马通过,八旗兵被迫跳下战马,牵着坐骑慢慢开路前行。

一路上不断遭到小股明军的袭扰,他们不敢和清军正面作战,却不停地鸣金击鼓,吹螺吹号,举着红旗来回穿插,时不时放上一支冷箭,再布置几个陷阱机关,搞得清军疲惫不堪。

掉队减员越来越多,但在博尔辉的严厉督促下,清军还保持着基本的建制,没有彻底崩溃。不过这么一来行军的速度就更慢了,进入山林后第二天,清军开始杀马为粮。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山谷中密林遮日,方向难辨,清军走了几趟冤枉路后。终于渐渐摸清了山里的地形。这一座座山峰连绵不断,但其中也有一些小路可以通行,无论怎么绕来绕去,最后都要回到这些小路上,想要在崇山峻岭中另辟一条通道,根本不可能。

顺着小河走,博尔辉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样可以保证正确的行军方向,还可以保证部队的水源……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就在前方不远等着他。

第五天的中午。清军的斥候发现了明军的营寨。

山谷!又是山谷!一条小路穿过山谷,尽头霍然伫立着一座坚固的营寨,营墙上的一面红旗迎风扑啦啦飘扬不定,好像在嘲笑清军自投罗网。

博尔辉亲自上前查看,这座营寨看起来非常眼熟。墙高八尺,内外双壕。各种防御设施非常周全。一看就是崇阳恭义营的风格。

“这些汉狗真可恶,死缠着不放!”博尔辉感到非常棘手。

攻破这座营寨?不可能!

清军一路逃到这里,连伤员都丢下了不少,各种工具也早就扔光了,无法打造攻城器械。更重要的是,在山林里艰苦跋涉了几天。清军士兵的体力都严重透支,战斗力不到平时的一半,哪怕付出惨重的伤亡,也未必能攻破这座坚固的营寨。

掉头回去?也不可能!

一路千辛万苦来到这里,清军已经快被拖垮了,全靠他严令督促,强撑着才没有崩溃,如果现在掉头回去,部队的士气肯定大受打击,这几千人马立刻就会鸟兽四散。更重要的是,掉头回去之后,还得一头钻进无边无际的大山,还是无路可去。

冲过去!

博尔辉拿定了主意,这道山谷相对较宽,明军的营寨虽然建在山谷当中,却没有彻底封死前进的道路,如果几千人一起往前冲,明军营寨上的弓箭火铳也伤不了多少人。

说干就干,他命令清军饱餐了一顿马肉,做好冲寨的准备。曾经骄傲的巴雅喇军旗被小心地收了起来,博尔辉也换上了一身普通的盔甲,免得冲寨的时候,成了明军弓箭火铳的重点攻击目标。

绿营兵在前面开路,八旗兵随后跟上,互相掩护着一起向前涌去。山谷中遍布树藤枝蔓,地上还有明军的鹿角障碍,八旗兵无法骑马奔弛,只好牵着心爱的坐骑,跟在绿营步兵一起向前徒步奔跑。

到了明军营寨附近后,明军营墙上立刻箭如雨下,火铳齐发。

“冲,冲,冲,快点冲!冲过去就没事了!”

博尔辉不停催促着,明军一共也就几十支火铳,二百多弓箭手,这点损失完全承受得起。

到了营寨前面,清军立刻左右分成了两股,绕开营墙夺路而逃,在明军弓箭火铳的打击,他们都只顾着尽快冲过山谷逃命,队形已经彻底乱了,甚至把刀枪武器都扔了一地。

冲过来了!

博尔辉跟随败兵冲过了山谷,他身上中了两箭,但有绵甲保护,伤势不重,也算平安脱险。他正要传令收束兵马,却听到明军营寨中一声炮响,随即营门大开,明军竟然杀出来了!

恭义营,长枪阵,一千名恭义营的士兵排成整齐的方阵,杀入了乱成一团的清军溃兵中,如虎驱羊!

结阵而战,是冷兵器战争必须遵循的法则,清军此刻却乱成一团,又不能上马奔弛,往来冲突,曾经天下无敌的八旗兵竟然毫无还手之力。

兵败如山倒!

如果在正常时候,八旗兵哪怕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多半也能顽强抵抗,逐渐聚拢成队,甚至对敌人发起反击,最终反败为胜。但是此刻的清军人困马乏,伤兵无数,队形散乱,军心已乱,被锐利无比的长枪阵一冲,谁都不愿回身迎敌,而是蜂拥冲过山谷,顺着小路拼命奔逃,甚至四散窜进山林。

博尔辉眼看势头不对,连忙命手下打起巴雅喇龙旗,收拢八旗兵试图抵抗,但是他的军旗刚刚竖起来,恭义营的长枪阵立刻调转方向,朝着他这一小股人马撞了过来。

一千名恭义营的士兵,博尔辉的身边却只有几十个


状态提示:第四十四章 毙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