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聪和肖英武商议好进攻波兰的战略,随即指挥部队,沿着涅曼河直取波兰。
白俄罗斯军队一共二十万,编成十个师,只有运输兵员的卡车,没有坦克和步兵战车。
中亚战区部队总共四十万,编成二十个师,每个师都有一百辆tk-96主战坦克,两百辆bz-96步兵战车,其余车辆,除了一些自行高射炮和装甲工程车,就只有运输兵员的卡车了,这样一对比,就看出第七装甲师的强悍了,第七装甲师一个师就拥有tk-99主战坦克八百多辆。
第七装甲师、白俄罗斯军队和中亚战区部队统编为“白俄罗斯方面军”,之所以没有叫“波兰方面军”,是因为在波兰与乌克兰边境作战的部队,也要进攻波兰,如果叫“波兰方面军”,不好区分。
六十万白俄罗斯方面军浩浩荡荡杀向波兰北部,曹聪对这场战役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速战速决,一定要在十天之内解决战斗,因为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各型车辆极多,每一天都要耗费大量柴油,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极大挑战。
中队卷土重来,施利芬很快得到了消息,由于德军缺乏高空侦察设备,所以施利芬并不知道中队具体有多少辆tk-k-96主战坦克,他只知道,这个数字应该在三千以上,德军的恶狼主炮战车和悍熊步兵战车,并不比它们少,施利芬觉得,这一战还是有希望取胜的。
施利芬同时也意识到,如果德军一路后撤,以空间换取时间,肯定会让中队的后勤补给难以支撑,就像之前第七装甲师和波兰军团对德军使用的战术一样。
可是施利芬根本不可能那样做,因为波兰最重要的城市是首都华沙,这里是极其重要的工业区,距离边境只有两百公里,德军根本无路可退。
如果德军能放弃波兰,一路后退回到德国,那么中队的进军距离就会提高到七百公里,这样一来,中队的后勤补给难度将会是原来的三倍。
施利芬都没有把这个大胆的想法说出来,就放弃了,因为华沙是德国绝对不能放弃的地方,所以施利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华沙打防御战。
施利芬于是命令部队,以华沙为核心,组织机动防御作战,这次战役取胜的关键就是拖延时间,时间拖延得越长,中队的后勤补给难度就越大,到时候德军进行反攻,势必能获得大胜。
双方一个想速战,一个想打持久战,这场较量很快就在波兰平原上演了。
施利芬设置的第一道机动防御阵地距离华沙一百五十公里,距离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五十公里,所以白俄罗斯方面军和德军很快就碰上了。
波兰平原虽然没有山地,可是有地形的起伏,也有树林,德军就驻扎在高坡的树林里面,曹聪这边一声令下,武直二和武装型直一起飞一百架,直扑德军。
德军是有自行高射炮的,发现武直二和武装型直一立刻开炮,德军打的都是曳光弹,战场上空一时间满是摇曳的光线。
武直二和武装型直一面对敌军高射炮,没有选择躲避,而是选择了攻击,一架架武直二低空俯冲,扑向德军高射炮。
每一架武直二都携带八枚龙拳反坦克导弹,采用红外制导,高射炮在开炮的时候,红外信号相当强,完全就是龙拳反坦克导弹的靶子。
一枚枚龙拳反坦克导弹凌空下击,射向德军自行高射炮,战场上不时响起剧烈的爆炸声,在德军自行高射炮被击毁的同时,武直二也有一定损伤,三架武直二因为中弹坠毁,六名飞行员壮烈牺牲。
在武直二的掩护下,武装型直一飞过了德军自行高射炮的杀伤区,扑向树林中的德军,将一枚枚白磷燃烧弹射进树林,白磷燃烧弹一碰上树林,顿时燃烧起来,树林中一时间浓烟滚滚。
武装型直一发射白磷燃烧弹,就是要把德军逼出树林,暴露在武直二的面前,可是德军就是躲在树林里不出来,此时正好是八月份,波兰这个时候温度虽然高,可是降水也不算少,树林并不是那么容易燃烧的。
白俄罗斯方面军的第一波空中打击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武直二和武装型直一燃油耗尽返回基地,德军方面,损失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自行高射炮,另外有二十辆恶狼主炮战车和十五辆悍熊步兵战车被击毁。
空中打击结束,曹聪下令,陆军出击,六十万白俄罗斯方面军分成三个纵深梯队,攻向德军。
第一个梯队,第七装甲师和波兰军团,他们是这次作战的先锋力量,目的是突破德军防线,向德军纵深进展,摧毁德军后方医院、补给站、野战维修所、指挥部等等机构,打乱德军部署。
第二梯队是中亚战区部队,他们是这次作战的中坚力量,负责歼灭德军。
第三梯队是白俄罗斯军队,他们是这次作战的后援辅助力量,负责保护前两个梯队的侧翼。
曹聪这样部署,看似不太合理,因为让第七装甲师攻击的目标,按照常理来看,应该是武直二和武装型直一攻击的目标,不过曹聪有自己独到的考虑,那就是,指挥所、补给站、野战医院、野战维修所这样的机构,必然是德军防空火力最强的地方,让武直二和武装型直一去攻击,并不合适,不如让第七装甲师去,你德军的自行高射炮再强,总不是tk-99主战坦克的对手吧。
第七装甲师冲向德军的防线,德军立刻出动恶狼主炮战车和悍熊步兵战车前来阻拦,结果自然不必多说,恶狼主